听新闻
放大镜
致那些年我们看过的露天电影
2019-09-13 16:37:00  来源:昆山市人民检察院

夏夜

那轮家乡的中秋明月,我已有多少个寒暑未曾相见?

怕是十个手指都不够数了。

——王京《乡味与乡情》

  

  还记得,在那凉风轻拂的夏夜里,跟小伙伴们一起搬长凳看着露天电影。只是这份童年的回忆你还记得多少?

  

  我在十九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农村,直到高中毕业考上大学,才到了省城南京读书。

  看电影绝对是我们在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餐”!

  我们看的电影是乡村露天电影,那时每个公社都有一个流动放映队,到所属的大队轮换着放,在我的记忆中看电影一年最多也就一次吧,而且经常是在夏天,我们孩子的署假里。

  如果哪天要放电影了,大队接到通知后会提前几天先派人上公社拿电影每报,回来后张贴在社员经常光顾的地方,一看到那张海报,我们大队里的那帮孩子的神经就被刺得兴奋至极。

  

  我记得那年的七月,放的电影是《董存瑞》。为了争得一个最佳的观影位置,我就和生根(我们隔壁邻居的小孩,岁数比我稍长)二人一起搬上自家的一条长凳在下午一、二点的光景,就来到大队的操场上,放到自以为最佳的位置上,为了怕日头将长凳烤得太烫,我们就拿一些干草铺在凳子上。晚饭后,我妈给我们炒上几把平时都舍不得吃的干蚕豆,攥在口袋里,一溜烟地去了操场。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次放《董存瑞》,是跑片。所谓跑片就昰先在隔壁大队放,结束之后再来我们大队放,所以那次公社放映队到我们大队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光景了,但我一点都不困,当看到放映员麻利地将两根粗粗的毛竹竿竖起来,将白色的银幕慢慢地挂了上去,我的小眼晴睁得贼大贼大的。片头红色的五角星下八一电影制片厂几个醒目的大字一出现,我就开始进入到电影的情景之中。

  当董存瑞在桥下放置炸药包,几次都失败了,我们都替他着急啊,而他手托炸药包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自此成了我心目中永远的经典!

  

  电影快结束时,放映员会用扩音器提醒我们说:“社员同志们!影片马上结束了,回去路上请注意安全!”

  在看露天电影的日子里,小故事不断发生着。

  比如有一次,我的堂弟在看电影时,突然捂看耳朵哇哇大哭起来,你猜怎么着?夏夜户外农村的虫子多,原来有一只飞虫钻进了他耳朵里,后来还是上了公社卫生院取出来的。

  还比如我们三队的保国,那时二十出头,正是相对象的年纪,为了吸引大队里的姑娘注意,在看电影时会特意梳一个小分头,油光光的,还会娴熟地使一把折扇,一会合起来,一会又打开,更关键的是扇子打开时竟然会散发出一股浓烈的香味,许是在上面洒了不少花露水,但保国终究还是追到了他心仪的对象。

  编辑:钱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