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公益诉讼 检察建议 滨水活动安全 保护未成年人
【基本案情】
因汛期、雨季即将来临,城市露天公园水体岸边活动区域防护设施缺失或不符合安全标准、亲水台阶青苔清理不及时等问题,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主管部门履职不到位,可能引发儿童落水的风险。检察机关调查发现,2022年5月1日以来,昆山市周市镇、开发区、高新区辖区内的夏驾河湿地公园、时代公园、黄埔公园等8个露天公园均存在应设防护设施而无防护设施的情况;防护设施的高度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共2处;另发现亲水平台上青苔厚积、木质驳岸有拼接木块断裂、地面木板断裂破损、螺丝钉外露等情况。因此,检察机关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推动主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对公园水体岸边防护设施进行专项排查,建立健全公园建设、管理、维护等环节的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保护未成年人公共利益。
【检察机关履职过程】
一是明确规范要求,选准监督对象。昆山市检察院发现线索后,立即进行线索初查,检索法律规范10余份,明确水体岸边设有活动区域的防护设施在近案2.0米范围内常水位超过0.7米的人工驳岸、驳岸顶与常水位垂直距离大于0.5米的驳岸、天然淤泥的驳岸均应当设有防护设施,以及防护栏高度应大于1.05米。明确职能部门职责,露天公园的建设、维护虽由各区镇建设和管理,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全市园林绿化的监督管理,负有监管职责,由该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可达到监督效果的最大化。
二是收集固定证据,制发检察建议。通过对部分区镇露天公园的实地走访,完成对水体岸边的常水位、防护栏的高度测量取证,并发现另有如亲水台阶青苔清理不及时等影响日常安全的维护不到位等问题,也以拍照、视频等形式固定证据,2022年5月上旬,昆山市检察院针对已查实的露天公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梳理、归类,积极开展讨论、论证,并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行磋商,于当月20日,依法向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发诉前检察建议,针对水体岸边活动区域防护设施不规范、影响安全的日常维护不到位、保护儿童安全意识有待加强,建议该局对全市范围内的公园进行排查、落实整改和加强监管,压实维护职责,并在公园建设和维护过程中贯彻维护儿童安全的原则。该院案件承办人在送达检察建议书时与该局相关负责人阐述制发检察建议的原由和依据,该局表示理解并认可。
三是全面推动整改,构建儿童友好公园。昆山市检察院在检察建议发出后,积极跟踪、监督落实整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全市各区镇下属单位工作部署会议。共对全市137处公园绿地进行了自查,梳理发现安全隐患40处,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缺少救生圈、警示标识、防腐木地面破损、清水平台无护栏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均制订了整改措施。6月上旬,针对前期开展的自查及整改工作,昆山市检察院联合该局和各区镇单位开展安全整治“回头看”工作,已落实整改的项目20余处,护栏缺失的因项目启动需要程序,部分已做好绿植围合或围栏隔离。为进一步延伸监督触角,昆山市检察院建议该局对全市在建园林绿化工程进行了检查,共检查项目共22个,其中涉及滨水建设的公园绿地项目3个,均要求在亲水平台外侧驳岸通过设置浅滩、湖石驳岸或护栏等方式,保障滨水活动安全。该局下一步将建立健全公园管理办法,将公园运维安全和品质纳入全市绿化考核和高质量发展考核,健全长效机制。